年初一賀新歲,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財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窮出門;年初七慶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誕,年初十打春去。下面小編便為大家?guī)泶竽瓿跻坏匠跏娘L俗與禁忌,一起了解下吧!
作為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有著豐富的習俗和禁忌。清晨,人們會放鞭炮,稱為“開門炮仗”,寓意辭舊迎新。這一天,晚輩會向長輩拜年,長輩則會給晚輩發(fā)壓歲錢,寓意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大年初一忌動刀剪、避免爭吵、不說不吉利的話,也不掃地倒垃圾,生怕掃走福氣財運。
大年初二是開年日,早上拜祭天地神靈,祭禮完畢,燒炮、燒紙寶,然后吃“開年飯”?!罢鲁醵啬锛摇笔悄媳狈焦灿械牧曀?,回娘家又稱“歸寧”。年初二回娘家,是“迎婿日”“姑爺節(jié)”。這天,出嫁的女兒會攜帶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拜年,還要給娘家的小孩子發(fā)紅包。在廣東的潮汕地區(qū),年初二回娘家也叫“食日晝”。在南方地區(qū),開年的習俗是吃開年飯。年初二也是敬財神的日子。傳說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時,先造六畜,后造人,因此年初一至年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至年初七才是“人日”,而年初二是“狗日”。
正月初三是豬日、老鼠娶親日、掃帚日、谷子生日、赤狗日,宜打掃房間、早睡晚起、燒門神紙、包合子 [126]。初三也叫“赤口”日。“赤口”就是有口舌之爭的意思,所以在古時候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大年初三大家都專心待在家里既不出門拜年也不邀請賓客來訪。?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相傳大年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大年初四恭迎灶神,在位理學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年年有余。同時自然也是送走“窮”的日子,故有“送窮出門”一說。這一天又俗稱“破五”,意思是之前幾天的諸多禁忌至此就結(jié)束了。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mào)易。北方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傳說正月初五是“牛日”。
正月初六是“馬日”,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jié)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大年初六也是啟市日,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yè),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中國人有“三六九,朝外走”的傳統(tǒng)習俗,意即農(nóng)歷的初三、初六、初九是外出的吉利日子。
民間習俗初七這天必須食用七種不同青菜做成的菜餅,即芹、蒜、蔥、香菜、韭。潮汕地區(qū)是指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廣州地區(qū)指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芫荽、生菜。在這一天,南方有“撈魚生”的習俗,就是把魚肉、配菜和醬料倒進大盤子里,人們用筷子撈動。古時候正月初七這天,人們會在自家院子攤煎餅,這樣做寓意新一年里五谷豐登。
正月初八,又稱谷日節(jié)。"谷日”的習俗是對寫有谷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不吃煮熟的谷物。正月初八也被稱為“順星節(jié)”,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jié)日。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jié)。
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稱為“天公生”。人們會在清晨設壇祭拜,祭品講究豐盛,表達對玉皇大帝的敬畏,祈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區(qū)有開燈的習俗,設開燈酒宴。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認為“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nèi)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