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第一次到武漢的北方小伙伴,可能在一件事情上會覺得有些不太習慣,就是武漢不怎么說東南西北,而是習慣說上下左右,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這個問題還挺有意思的,我們不妨來分析看看。

大家都知道武漢其實是由漢口、武昌、漢陽三個地區(qū)組合而成,獨特的地理格局,使得武漢很少用"武漢東"、"武漢西"、或者"武漢北"等方位去區(qū)分一些地方,相反是直接用漢口、漢陽、武昌來區(qū)分自己所在的位置。
另外,三鎮(zhèn)在合并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各自一套完成的城市體系,這就造就了武漢多中心的格局,加上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各自的中心,自然無法選擇一個絕對的中心作參考點來區(qū)分武漢的東南西北。
而且由于武漢人習慣性把長江以南的地方稱為江南,把長江以北的地方稱為江北,導致很多人就認定了大武昌很多地方就是在南方,以至于光谷火車站被命名為武漢東站的時候,很多人都詫異,難道不應該叫武漢南站嗎?
還有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有人就說了,佛祖嶺明明就是在南邊,怎么就是東院了呢?就算是以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為中心軸,那佛祖嶺的那個分院也應該是東南院,不應該叫東院。
總之,武漢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東南西北來區(qū)分方位,但是要區(qū)分起來,很多地方都不太對。
北方人為什么方向感比南方人強,那是因為北方的道路大多都是橫平豎直,南北或者東西走向,方方正正,你不管到了北方城市哪個地方,只要找準了一個方向,就可以根據道路,來區(qū)分東南西北,但是在武漢不行。
在武漢很少有橫平豎直的道路,這倒不是因為武漢人修路修不平,而是這個城市多湖泊,多江河,導致武漢的道路無法做到準確的東西或者南北走向。
我們來看沿江部分的線路,由于長江在武漢是東南向西北走向,武昌、漢口、武昌在一開始建設道路的時候,就是和長江的走向基本平行的。于是一條橫向走向的路不是東西走向,自然縱向的路也不可能是筆直南北走向。
再加上武漢多湖泊,很多路也走不直,走到一個地方遇到湖泊或者山體就會拐彎,扭扭曲曲,所以,就算是北方人來武漢,看著武漢或彎曲,或非東西走向的路,方位感再好的人也會被整懵圈。
當然,這也不是說武漢沒有準確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的路,比如青山就有橫平豎直,方位感十足的道路,但是為了使原本的道路回正,勢必會出現(xiàn)一些三角區(qū),比如和平大道、建設三路、工業(yè)路就形成了三角區(qū)。
所以,這就導致很多地方在后期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中,不會為了把道路建得橫平豎直而增加一些三角區(qū),自然無法像北方城市那樣,道理都是方方正正,絕對的南北或者東西走向,給人很強的方位感。
來源:行在武漢覓城事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