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022年的大年初四,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的立春,立春的來臨也意味著萬物開始復蘇了,那立春你知道代表著這么嗎?立春應該吃什么美食呢?詳見正文。
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二十四節(jié)氣最初是依據(jù)“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F(xiàn)行是依據(jù)太陽黃經度數(shù)定節(jié)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于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jié)。 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tǒng)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jié)律不一,“立春”對于很多地區(qū)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
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飲食風俗。春餅,也叫荷葉餅,是一種用面粉烙制的薄面餅,將兩小塊水面,中間抹上油,疊在一起搟成薄薄的餅,烙熟后揭開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是人們備好的蔬菜或家常小菜,如肉絲炒豆芽或韭菜、炒素粉絲、炒綠豆芽等。吃春餅將這些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用來做春餅餡的這些菜也叫合菜,這種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餅也有迎春、祈盼豐收的意思。
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將蔥、韭菜、蒜、姜、蔞蒿等生菜切絲裝成盤,既可以做下酒菜,也可饋贈親友。
春卷
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常吃的一種節(jié)令食品,立春吃春卷,也叫“咬春”。春卷的做法與春餅類似,但春餅是卷菜后直接吃,而春卷是用薄餅皮包餡卷成約二寸長的筒狀,并將兩頭包住,放入油鍋里炸至外焦里嫩,撈起瀝干油后食用。
白蘿卜
我國許多地方,有立春“咬春”的說法。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白蘿卜,吃蘿卜可以啃、切絲、切片以及做餡等。
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因為立春之后,人體陽氣逐漸升發(fā),這時候人們需要吃一些具有辛甘發(fā)散功效的食物,白蘿卜就是其中之一。
春茶
立春吃春茶,也叫“煨春”,主要流行于浙江溫州一帶。這里的茶并非指茶葉,最早的做法是將一種柚子切碎,搭配黑豆或白豆,與茶一起烹煮后飲用,后面改用紅豆、桂花、柑橘、桂花等與紅糖一起煨煮至爛熟,稱作“煨春”。飲春茶前要先敬家中祖先,再與家人分食。在當?shù)胤窖灾?,豆與大同音,柑與官諧音,橘與吉諧音,桂與貴同音,民間認為吃春茶可以升官發(fā)財,有吉祥、富貴的意思。
春菜
立春這天,人們應該吃一些春季時令蔬菜,如春韭、春芽、春菠等,既有迎新之意,又能起到養(yǎng)生保健作用。
現(xiàn)在,立春吃春卷、春盤等習俗已經比較少見了,一般是吃餃子或者面條,因而民間有“迎春餃子打春面”的說法。除此之外,立春日還有不少習俗,如糊春牛、迎句芒神、祭祖、躲春、鞭春牛等。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