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做飯時都喜歡放醬油和蠔油,這樣做出來的飯菜味道會更鮮一些。不過這里提醒大家,長期吃太多醬油和蠔油對身體并不好,而且對于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朋友來說,一定要少吃醬油。
1、別放太多
眾所周知,鹽吃多了,攝入的鈉會超標,從而影響身體健康。至于醬油,少有人把它和“鈉”聯系起來。
但事實上,各類醬油中的鈉含量也很高,是不折不扣的“隱形鹽”大戶。
所謂的隱形鹽,它不像炒菜時放進鍋里的鹽,讓人一眼就看清放了多少,而是悄悄潛伏在食物中,隨著你的每一口進食,一點點偷偷進入你的身體,讓你不知不覺攝入過多的鹽分。所以,醬油放多了,就會攝入過多鹽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誘發(fā)高血壓: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入15g鹽分的人群,高血壓發(fā)病率約為10%。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攝入過多的鹽分會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升高,長期高膽固醇會導致血管粥樣硬化的形成,讓你的血管越來越“硬”。增加胃癌風險:過多的鹽分會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加胃炎和胃潰瘍的風險,還會刺激、損傷胃粘膜,增加胃癌風險。因此,大家以后不僅要控制食鹽的用量,還要注意醬油的用量,可別“用力過猛”了!平時炒菜時,適量加入醬油調味即可,不要貪多,如果菜品已經用了醬油調味,應該適當減少食鹽的用量。
2、兩種人少吃醬油
醬油在廚房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雖可以讓我們的食物做出來更加鮮美,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食用。醬油里面氯化鈉、谷氨酸鈉、苯甲酸鈉的含量比較高,這些也都是鈉的來源,所以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的患者,就要適當地控制醬油的攝入,少吃為宜。
再者,醬油的原料是大豆,屬于嘌呤類食物,所以痛風患者也不要多吃。
1、不要放常溫
保存根據國家標準,蠔油是利用牡蠣蒸煮之后的汁液進行濃縮或者直接用牡蠣肉酶解之后,再加入糖、鹽、淀粉或者一些其他的原料、添加劑,最后制成的調味品。
而牡蠣本身就是蛋白質豐富、鮮味物質較多的一種食材,再加上為了增稠而加入的諸如淀粉之類的增稠劑,使得蠔油在室溫下很容易變質。還有一些人會把蠔油放在煤氣灶旁邊,殊不知蠔油性質不穩(wěn)定,如果放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其營養(yǎng)成分可能會被氧化,提鮮增味的效果會打折扣。而且,把耗油放在灶旁還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蠔油變質,食用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拉肚子等不適。
因此,蠔油開封后一定要記得放入冰箱保存,長時間存放在室溫下的蠔油,很可能已經變質,也是不宜食用的。
2、3種菜不放耗油
蠔油鮮香味美,可以給菜品提香增鮮,但卻不是所有菜都適合放蠔油,比如以下這三種——辛辣、麻辣菜制作辛辣菜譜的時候,本身菜肴的口味就比較重,就算加入了蠔油,它的鮮味也會被辣味遮蓋。而且辛辣的菜肴中加入蠔油、醬油這一類褐色醬料,菜品出來的顏色也不好看。
糖醋類糖醋類菜式需要加入較多的糖和醋,而蠔油中含有谷氨酸鈉,與糖醋類菜譜的味道搭配調味后,味道會很奇怪,從而影響食物口感,無法起到增鮮效果。腌制菜像腌白菜、腌蘿卜、腌醬菜這些腌制類菜譜,本身就已經加入了食鹽腌制,不需要再加入蠔油來增添咸度。
3、兩類人少吃蠔油
蠔油是由牡蠣制成的,所以不建議對海鮮過敏的人食用蠔油,以免導致身體過敏。此外,蠔油中加入了蠔汁,而蠔汁屬于海產品,嘌呤含量較高,且鈉含量也不低,痛風、尿酸高的人要少吃或直接不吃。(養(yǎng)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