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人將橙汁或者可樂滴入到新冠抗原檢測板的小孔里,結果檢測結果是“陽性”,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吃橙子、喝可樂會影響檢測結果嗎?

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臨床免疫室教授朱宇清對上述操作進行了驗證性試驗,她發(fā)現(xiàn)有的檢測試劑盒能夠甄別出“壞試驗”,顯示試驗無效;有的試劑盒會被“蒙蔽”,質控線正常,并顯示弱陽性。
究其原因,獲批上市的抗原試劑盒中使用了不同的基底成分。
那么,為什么橙汁和可樂會讓有的抗原檢測顯出假陽性呢?
真正的陽性顯色,是由于抗原檢測捕捉到了病毒的蛋白質,在檢測線處發(fā)生了抗體與病毒蛋白結合的反應,并且激發(fā)了顯色反應,質控線和檢測線都顯色。
橙汁、可樂也能讓檢測線顯色,是因為兩種酸性溶液直接激發(fā)了顯色反應,使得無需病毒蛋白的存在,就能顯色。在化學反應中,溶液體系內的PH值至關重要,決定了離子的解離和結合。
想象一下,日常生活中把白醋加入熱牛奶會導致絮狀沉淀,就不難理解PH值導致的蛋白變性(結合在檢測板上的抗體也是一種蛋白),由于酸堿度變化改變了化學結構,繼而導致了其顯色反應的進一步發(fā)生,造成假陽性。朱宇清在其科普文章中解釋:直接將橙子汁滴入試劑板條,溶液PH值過低,以及橙汁里面有維生素C,大量還原劑容易導致氯金酸膠體金異常聚集,部分膠體金析出,報告假陽性。
在試劑盒的設計中,專門有一個設計避免PH值的變化,那就是緩沖溶液。這種溶液對汗液、空氣等帶來的少量PH值波動起到“緩沖”的作用,避免整個反應體系因微小變化引發(fā)劇烈變化,繼而對結果產生影響。即便如此,緩沖溶液也“緩沖”不了人為大量酸性物質加入帶來的對整個實驗結果的破壞性影響。
為了檢測方便,抗原和抗體的反應和顯色反應被凝集到一塊薄薄的檢測板上完成。但由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抗原/抗體容易從金顆粒表面脫離,標記物不穩(wěn)定,才使得橙汁、可樂就能讓反應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帶來假陽性。
可見,并非抗原檢測容易“假陽性”,明明是操作出格,別讓橙子、可樂再背鍋了。
(來源:科技日報)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