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上午,北京冬奧火炬在奧林匹克塔正式點燃。這也標志著我們離2022北京冬奧會的正式舉辦更近一步。此外,本次奧運會的火炬設計也頗有亮點。
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北京冬奧會火種歡迎儀式在奧林匹克塔隆重舉行?,F(xiàn)場,工作人員用引火棒從火種燈引火,點燃北京冬奧會火炬。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北京市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zhí)行主席陳吉寧出席了儀式活動。
在儀式的尾聲,火種被再次引入火種燈,并被護送至奧林匹克塔天穹廳,正式開啟了為期100多天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展示活動。
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后,首先將結合奧林匹克火炬接力主題展覽,在奧林匹克塔進行展示。
2022年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qū)將開展傳統(tǒng)的火炬?zhèn)鬟f活動,共有約120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傳遞路線立足冰雪文化、歷史文化、長城文化,呈現(xiàn)沿途的自然風光、人文特色和城市風貌。
火種燈創(chuàng)意源自長信宮燈
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火種燈的創(chuàng)意源于“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長信宮燈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宮燈,造型輕巧華麗,設計巧妙環(huán)保?!伴L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圓嵌套象征天圓地方,飛舞的紅色絲帶環(huán)繞火種燈頂部,象征著拼搏的奧運激情。
儀式火種臺創(chuàng)意源于傳統(tǒng)禮器尊
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臺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創(chuàng)意靈感來自中國傳統(tǒng)青銅禮器——尊,造型風格與火炬、火種燈和諧一致。儀式火種臺采用了尊的曲線造型,基座沉穩(wěn),象征“地載萬物”。頂部舒展開闊,寓意著迎接純潔的奧林匹克火種。祥云紋路由下而上漸化為雪花,象征了“雙奧之城”的精神傳承。
火炬手制服突出中國紅的色彩
火炬手制服設計元素包括了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志、火炬接力標志、火炬接力景觀核心圖形等。全套制服包括服裝、針織帽、頭帶、手套和運動鞋。顏色選配上,主色取自火焰的紅黃兩色,并在白色主基調(diào)的基礎上突出中國紅的色彩。
面料選擇上,兼具抗靜電、超強透氣、速干、防水以及抗菌功能。
融入科技元素 保障安全環(huán)保
火種燈設計團隊成員洪文明介紹,火炬器具設計上運用了一些科技手段,前提是以保安全、保穩(wěn)定為主,另外嘗試應用了一些環(huán)保科技。
“就火種燈來說,采用了首創(chuàng)的雙層的結構設計,在內(nèi)外燈罩之間設計了一個導流通道,導流通道能夠在風吹產(chǎn)生正壓和負壓的時候,達到有效泄壓的作用,減小風力對燈火焰的影響,能夠保障在5至6級風速下火焰不熄滅。其次,還設計了一個比較有效的氣體補充通道,能夠讓這火焰的高度適中并充分燃燒不產(chǎn)生黑煙和異味,保持火種燈清潔,透亮。”洪文明說。
環(huán)保方面,火種燈和火種盆的材質(zhì)都采用了可回收的鋁合金,火種盆頂部用了環(huán)保的水性陶瓷涂料,具有耐火、無煙、無毒的特點。另外,火種燃料是丙烷氣體,燃燒之后產(chǎn)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屬于清潔燃料。
當?shù)貢r間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古奧林匹亞小鎮(zhèn)的赫拉神廟前采集完成。
隨后,北京冬奧會火炬?zhèn)鬟f活動在該小鎮(zhèn)展開。經(jīng)過兩位火炬手的傳遞,火種于當?shù)貢r間19日抵達位于希臘首都雅典的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大理石體育場),被保存在火種燈中,正式由希臘奧委會交接給北京冬奧組委,并由北京冬奧組委代表團帶回中國。
在攜帶火種飛回北京的飛機上,四名火種護衛(wèi)兩人一組,輪流值守火種燈。此外,還有兩名工程師輪流在位,為保證火種持續(xù)燃燒提供技術支持。
(來源:科技日報)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