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已經(jīng)揭曉,本次摘得“桂冠”的是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布拉扎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他曾出版了十部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
瑞典時間10月7日,瑞典學院宣布,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花落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布拉扎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以表彰“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文化和大陸鴻溝中難民命運的毫不妥協(xié)和具有同情心的關注”。
阿布拉扎克·古納出生于1948年,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長大,并于1960年代末作為難民抵達英國。
阿布拉扎克·古納用英語寫作,現(xiàn)常居英國。他出版了十部小說和一些短篇小說,難民相關的主題貫穿于他的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有《天堂》、《海邊》等。
根據(jù)諾貝爾獎官網(wǎng)的資料,有權提名文學獎候選人的包括:瑞典學院和其他相關學院、研究所和學會的成員;語言學和文學教授;曾經(jīng)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能夠代表本國文學界的作家協(xié)會主席。
每年對獲獎者的提名必須在1月31日前交給諾獎委員會,提名應當?shù)⒎潜仨毟接欣碛桑崦卟荒茏运]。通常,每年大約會有350個提名。
春季期間,諾獎委員會將審查這些提名,并于4月提交一份約有20人的初步候選名單,給瑞典學院審核。在暑假前,名單通常會進一步篩選到約5人。10月,瑞典學院做出最終選擇。
通常,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將于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但諾貝爾基金會今年9月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jīng)濟學獎得主將延續(xù)2020年的方式,在各自國家獲頒相關獎項。
1. 露易絲·格麗克(2020年,美國)
獲獎理由:以帶有樸素美感、準確無疑的詩歌語言將個人的存在普遍化。
代表作:《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等
2. 彼得·漢德克(2019年,奧地利)
獲獎理由:富有語言學才能的作品探索了人類經(jīng)歷的周邊及特殊性。
代表作:《無欲的悲歌》《罵觀眾》
3.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2018年,波蘭)
獲獎理由:在敘事想象上充滿百科全書般的熱情,代表著一種跨越邊界的生活方式。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
4. 石黑一雄(2017年,英國)
獲獎理由:在具有強大情感力量的小說中,揭露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錯覺底下的深淵。
代表作:《長日將盡》《莫失莫忘》等
5. 鮑勃·迪倫(2016年,美國)
獲獎理由:在偉大的美國音樂傳統(tǒng)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詩意表達形式。
代表作:《鮑勃·迪倫詩歌集》
6. 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2015年,白俄羅斯)
獲獎理由:她那復述寫作法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英勇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代表作:《鋅皮娃娃兵》《戰(zhàn)爭中沒有女性》等
7.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2014年,法國)
獲獎理由:用出色的“回憶藝術”喚醒了最難以道明的人類命運。
代表作:《暗店街》《青春咖啡館》等
8. 艾麗絲·門羅(2013年,加拿大)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代表作:《快樂影子之舞》《傳家之物》等
9. 莫言(2012年,中國)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xiàn)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xiàn)代融為一體。
代表作:《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等
10.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2011年,瑞典)
獲獎理由:因為經(jīng)過他那簡練、透通的意象,我們得以用嶄新的方式來體驗現(xiàn)實世界。
代表作:《沉石與火舌:特朗斯特羅默詩全集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