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是喜歡長頸鹿的,都是不希望它滅絕。近期傳出的長頸鹿會悄無聲息滅絕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痛心。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環(huán)境保護。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這份“紅色名錄”評估的物種達到138374個,其中38543個物種“面臨不同程度的滅絕危險“,占比接近28%。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表示,此次名錄更新對商業(yè)捕撈最多的7種金槍魚進行了重新評估,發(fā)現其中有4個品種出現恢復性增長的跡象。
這主要得益于相關國家對其實施了更具可持續(xù)性的捕撈配額,并成功打擊非法捕撈。不過,最新的紅色名錄同樣指出,有37%的鯊魚和鰩魚種類受到威脅。這些種群都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問題,還有部分種群同樣受到棲息地喪失與破壞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
與此同時,僅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巨蜥也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從名錄中的“易?!奔墑e上升到了“瀕?!奔墑e。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在未來45年里,全球氣溫升高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會使適合科莫多巨蜥的棲息地至少減少30%。
據介紹,在瀕危物種中,有犀牛、白犀牛、黑犀牛,這些大型物種失去了很多棲息地,它們是偷獵的受害者。此外長頸鹿在幾年前還沒有受到威脅,但未來它有可能悄無聲息地滅絕。
2019年報道,英國《每日鏡報》網站2019年曾報道,野生長頸鹿的數量銳減,在某些地區(qū),這個數字甚至更具災難性。
僅僅2010年,長頸鹿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纂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中還被列為“無?!奔墑e的物種。2016年,世界慢慢開始注意到這一巨型生物的消亡,它們的生存狀況被改為“易危”。
這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他們本以為這一物種能維持其生存狀況。美國圣迭戈動物園保護研究所研究協(xié)調員詹娜·斯泰西-道斯說:“正是因此,我們才說長頸鹿面臨無聲滅絕的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編制,是全球動物、植物和真菌保護現狀最全面、最權威的名錄。
名錄將物種劃分為9個等級,按嚴重程度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數據缺乏、未予評估。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覆蓋了相關物種的生存范圍、種群數量、棲息地、趨勢、面臨的威脅、急需的保護行動等信息,是全球生物多樣性重要的健康指標。紅色名錄除了評估新發(fā)現的物種外,也會重新評估已經評估過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