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武漢蔡甸區(qū)沌口的居民應該對萬家湖不陌生,下面就帶大家深入了解萬家湖,萬家湖名稱的由來?萬家湖近幾年的變化?萬家湖公園又在哪里?萬家湖公園又有什么好玩的?
萬家湖,位于沌口地區(qū)東南部,江城大道和沌陽大道(南側)交會的三角地帶,東臨江永堤,湖面面積1.4平方公里。兩條南北向城市道路,從萬家湖穿過,西側為江城大道,東側為萬家湖中路。
據傳古時長江潰堤,大水淹沒近萬戶人家,形成大湖,起名萬家湖。萬家湖,毗鄰江堤,自然資源豐富,曾是沌口這片黃土鄉(xiāng)野上周邊人口居住密度最大的湖之一,也是在城市化快速發(fā)展過程中經歷裂變最為深刻的一座湖。
時至上世紀80年代初,萬家湖仍保有其原生本色。萬家湖南岸接漢陽造紙廠生活區(qū),北接建華村,西接周公村。彼時湖岸農田高低起伏,田埂縱橫交錯,水塘星羅棋布,夏季,湖畔蓮葉田田斜柳依依。
那時萬家湖湖面寬闊,萬家湖中路尚未修建,東西連成一片。往來南北岸,全靠渡船,一人一毛錢船費。每到暑假,乘坐這條木質漁船成了周邊孩子們最奢侈的玩法,三五人湊錢坐一船,玩?zhèn)€往返。湖上安靜寧謐,水質清澈,船夫搖櫓,淺淺水波輕響中,長長水草在水底搖曳,仿若觸手可及。
80年代末,據說因國家電網常會停電,為防止斷電造成紙漿浪費,漢陽造紙廠自建電廠,在生活區(qū)后沿湖岸排放煤灰。為圍住煤灰,曾筑起一道堤壩,后為環(huán)保,又建起煤灰磚廠,終因銷路不好大致在2003年關停。此時,碳灰日積月累,萬家湖南岸部分湖岸線終被煤灰填平,形成一塊巨型的灰黑色淤泥面。
90年代以后,隨著“沌口汽車城”開發(fā),萬家湖中路建成,將湖一分為二,湖上再無渡船。為了周邊村莊開發(fā),東面湖區(qū)逐步改建成魚塘,被劃分成小格子養(yǎng)魚,部分水域逐漸干涸,湖岸線周邊隨處可見亂搭亂建的菜棚、魚棚、廢棄物和雜物,加上周邊居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湖,湖泊內水質嚴重污染,水葫蘆泛濫,惡臭撲鼻。
2018年10月起,經開區(qū)以“消除湖泊劣Ⅴ類,實現生態(tài)綠色發(fā)展”為目標,啟動萬家湖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萬家湖開始其“重生”之旅。
萬家湖公園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漢南區(qū))東部,沌陽大道南側,沌口路北側。面積148公頃,比解放公園大兩倍。其中水域面積105公頃,陸地面積43公頃。在全市已建成公園中,規(guī)模排名前五名。以萬家湖中路為界,萬家湖主題公園被分成東、西兩個區(qū)域。
萬家湖公園,景觀綠化及配套工程設計面積為52公頃,全湖岸線公園綠化覆蓋面積達到35公頃,主環(huán)湖綠道寬5米,長8.1公里,已全部連通,可環(huán)湖欣賞各色風景,路面用透水彩色瀝青鋪成。種植喬木、剛竹及灌木等綠植3萬余株,地被及草坪綠化面積近3.5萬平方米。
萬家湖公園周邊居民眾多,南岸有萬家湖社區(qū)、航運宿舍、楓樺葦岸、建華社區(qū)、港灣江城、漢陽造紙廠家屬區(qū)等,北岸有周公社區(qū),沌口小學、沌口幼兒園、萬家湖小學、經開外國語學校、經開區(qū)二初中等學校臨近而建。有些還建小區(qū)甚至新小區(qū),依然大多住著湖的“老鄰居”,劃船出入村莊的日子還在記憶中,日子卻已從依湖為生到觀湖而居。
西區(qū)公園湖畔,位于萬家湖小學和幼兒園中間,建有5片足球場和1片籃球場,能在運動中盡情呼吸清新綠氧。
沿著西區(qū)綠道行走,穿過萬家湖大橋下方橋洞,眼前豁然開朗,湖面煙波浩渺。
航運宿舍近旁,有座寬敞的兒童樂園廣場,爬網、滑梯和搖搖椅等游樂設施與自然融為一體。
過了萬家湖中路,屬于東區(qū)公園,入口不遠有一座長達500余米的親水景觀棧橋,2米見寬,曲折蜿蜒。棧橋兩側湖面,睡蓮成片,岸邊種有水生美人蕉、野菊。
來源 : 車轱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