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作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擁有上千年古老的歷史,一經(jīng)出世,便名揚海內(nèi)外,其龐大的外形,高超的鑄造技術(shù)和良好的音樂性能,都叫人感嘆,先賢時期古人的智慧與鑄造的精妙。其廣泛的音域和深厚的鐘聲,更是成為世界音樂史上一抹瑰麗的顏色,被眾多學者稱為“稀世之寶”,以聞此音為榮,
此次,這悠悠的歷史之音,也將在武漢為漢馬助威,進行演奏。
此次,曾侯乙編鐘(復制件)將于4月14日亮相漢馬賽道36.4km處(東湖綠道湖光序曲),由16名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專職演奏人員,著漢服為大家進行演奏,一同為我荊楚文化喝彩。據(jù)了解,當天曾侯乙編鐘將為漢馬演奏4首曲目,分別為:
1.蘊含著楚風文化的楚調(diào)樂曲《楚調(diào)》
2.充滿異域風情的歡快之音《歡樂頌》
3.獻禮祖國建國70周年的紀念之曲《我和我的祖國》
4.為體現(xiàn)漢馬精神的和諧音樂《友誼天長地久》
曾侯乙編鐘出身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當時代常用的宮廷樂器之一,同時也是與其他樂器琴、笙、鼓等作為王室顯貴的陪葬樂器之一,代表著尊貴的身份和地位。
曾侯乙編鐘體型龐大,數(shù)量巨大,作為我國首批明令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其地位顯而易見。不過近年來,為促進各國之間的文物交流,在許多重大的場合,還是會請出這位千年使臣為大家進行演奏,共享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于這歷史之音中感受文明的進步與征程。
關(guān)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wǎng)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