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武漢市民族大道改造過程中,將新增兩處人行天橋,但是具體的位置沒有人知道,2021年3月官方已確定地點,卻正在施工綜合,預計不久就能投入使用,下面我們來看最新消息吧。

此前東湖高新區(qū)管委會表示,在民族大道改造研究過程中,將對沿線慢行設施進行系統(tǒng)研究,在三園路人行天橋基礎上,計劃新增兩處人行天橋,但不知道天橋具體位置在哪。
東湖高新區(qū)交投公司披露,本工程共新建兩處人行天橋,一處布置于武漢楓葉國際學校附近(跨民族大道),用于楓葉國際學校師生及周邊企業(yè)人群過街;一處布置于民族大道-大學園路路口(跨民族大道和大學園路),服務于陽光海岸等周邊小區(qū)居民過街,主要解決路口周邊行人過街問題。
據(jù)交投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民族大道改造工程目前已經啟動,除了兩座天橋的建設,還包括路面改造,由于道路上方有城鐵軌道,因此正在與鐵路部門進行協(xié)調,協(xié)調完畢即可開展施工。

經查,陽邏街將結合實際情況向相關部門反映,爭取納入到城市建設的規(guī)劃中,將柴泊湖綠道建設得更加完善。
為對接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兼顧區(qū)域服務功能,受沿線用地、地鐵等建設條件制約,經多輪對比研究并報經市政府審定,兩湖隧道在秦園路和二環(huán)線東湖路水果湖附近各設置一對主出入口。據(jù)交通流量分析,秦園東路遠期車流量將超出現(xiàn)有道路通行能力,從而會造成擁堵。經多種建設方案比選,決定采用隧道方式建設。按這種方式建設,可將武漢長江公鐵隧道車流和其它方向的車流提前引入地下,既能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又能減少地面噪聲及尾氣污染。同時,本著將建設過程不利影響最小化的理念,本工程采用盾構方式而不是明挖的方式,有效減少了施工對環(huán)境和交通的影響。為滿足路段道路功能,結合兩湖隧道工程的建設,本次將進一步完善慢行系統(tǒng),并新增一處過街天橋,能夠進一步保障小區(qū)和學校行人的出行安全。經核實,金沙泊岸小區(qū)門前綠化侵占了道路紅線約5米,本次設計按道路紅線形成。

經交投公司核實,前期,高新區(qū)與省交通廳就武黃高速改造及武東收管理所東移達成了基本共識,原則同意加快推進收費站再次東遷工作。近年來,在管委會的精心組織下,我司積極對接武黃高速相關部門及單位,尋求相關方對收費站東遷及武黃高速高新區(qū)段市政化升級改造建設的大力支持。近期,武黃高速四環(huán)線以西關豹段在買斷路權的情況下,具備實施市政化升級改造的條件,有關收費路權回購工作已在協(xié)商進行中,且關于四環(huán)線以西段升級改造的研究成果已報規(guī)劃局、政務局審查,在征得相關方同意后將報省級行政許可審批,批復后將正式啟動四環(huán)線以西段市政化升級改造工作,改造建設過程中可通過地面層實現(xiàn)南北向主要路口包括大呂路的聯(lián)通。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