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中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只是騙子欺騙考生和家長錢財?shù)囊环N常用手段,且看教育部是怎么回應“內部指標”的。
教育部稱警惕花錢能買大學名額詐騙近日,教育部發(fā)布預警,提醒考生和家長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詐騙。教育部稱,高考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長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tài),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校領導親戚等,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低分高錄”“補錄”等實施詐騙。教育部稱,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花錢能買大學名額”的詐騙信息。
注意防范規(guī)避陷阱重點,陷阱背后都是以營利為目的,打著高?!皟炔棵~”等幌子的不法分子或中介機構,都是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上學或期望“走捷徑”的心理,以營利為目的,考生家長切勿輕信,否則不但會損失錢財,還可能錯失正常的錄取機會。
面對社會上的“包過”培訓班,需謹慎對待以規(guī)避陷阱。高校一般按招生計劃的5倍確定遴選入圍合格名單,因前期遴選入圍合格比例較大,故三位一體初次遴選或綜合素質測試入圍并不等于“過了”。
更不等于最后一定會被錄取。所謂“包過”,多根據(jù)本身入圍的高概率等情況提前進行測算和承諾,并非培訓機構實力非凡。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kudan.com.cn鄂ICP備16007396號-6
網友評論列表